<strike id="iw9ob"><bdo id="iw9ob"></bdo></strike>

  • <s id="iw9ob"><object id="iw9ob"><menuitem id="iw9ob"></menuitem></object></s>

  • <nav id="iw9ob"><big id="iw9ob"></big></nav>
  • <button id="iw9ob"></button>
    <progress id="iw9ob"><big id="iw9ob"><noframes id="iw9ob"></noframes></big></progress>
    <dd id="iw9ob"><track id="iw9ob"><dl id="iw9ob"></dl></track></dd>

    首頁 新聞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前瞻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稅優健康險該如何擺脫叫好不叫座 成為市場探討焦點

    2017-04-24 09:29:39    來源:    作者:   編輯:qysb005

    稅優健康險試點一年多,參保人數6萬人左右,與獲批時的熱情相比,個人稅優健康險的實際銷售情況似乎不太理想。而如何擺脫當前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成為市場各方探討焦點。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郝演蘇表示,稅優健康險試點以來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稅優健康險針對的是小眾市場,達到稅優健康險標準的總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較小。從實際情況來看,年收入12萬以上的收入群體應該是個稅健康險的主要購買人群,但這部分人口更是小眾。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符合月收入3500元個稅起征點的納稅人約28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7%;符合年收入12萬元的自行申報納稅人約5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37%。

      郝演蘇表示,其次,個稅健康險產品設計上存在一定缺陷。個稅健康險分類上是萬能險,一部分的保障功能,還有一部分的理財功能。一年保費2400元,但進行了分解,醫療保險金與住院醫療保險金保額各20萬;但以市場上賣得相對較好的純保障型重疾險為例,55歲的人投保1500元,可以獲得醫療費用或癌癥費用各300萬的保障額度。另一方面,即使20年不生病,保費全部作為理財賬戶,總額也僅有4.8萬元。

      郝演蘇表示,獲批產品銷售資格的保險公司多以團險形式開展業務,但是,企業的收入標準高低不一,還會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個人投保則需要面臨一系列冗雜的稅務問題,影響了個人投保的積極性。

      一位從事稅優健康險業務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參保稅優健康險的大多數是50人以下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人員較少,而且不增加企業的成本,還可以作為免費福利,因此,參與積極性相對較高。

      郝演蘇建議,個人稅優健康險除了實實在在可提高個稅起征點外,其保障功能也比較好,但是流程不夠便捷、便民。由于稅優健康險總保費相對較低,建議強調稅優健康險應為保重疾的純保障產品?,F實中,中等收入水平的納稅人一旦患癌癥,加重家庭財務負擔。通過稅優健康險解決納稅人重疾的財務負擔,是發展稅優健康險的基本目標。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銘來認為,此次擴面推廣個人稅優健康險政策,有利于提高民眾參與度和保險公司參與積極性,進一步通過大數效應分散風險。

      他建議下一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推廣工作:一是稅優額度是否有進一步提高空間,以進一步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二是由于稅優健康險產品可以帶病投保,存在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問題,能否在銷售方式上與社保有效銜接,推動社保個人賬戶結余購買稅優健康險,利用社保平臺、通過群體參與化解道德風險;三是進一步提高宣傳力度;四是保險公司要改變以往銷售策略,鼓勵各渠道銷售此類惠民產品。

      事實上,去年保監會在廣州召開稅優健康險試點工作座談會時,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提出高度重視試點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時表示,保險公司在試點中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問題。有的公司只開放團險銷售渠道,不開放個險渠道;有的公司怕影響其他商業健康險產品的銷售,在稅優健康險方面推動不力。此外,產品設計缺乏吸引力,開發的產品并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

    企業時報版權與免責聲明:
    1、企業時報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企業時報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企業時報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企業時報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時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時報)”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Copyright @ 2001-2013 www.dawnentin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

    <strike id="iw9ob"><bdo id="iw9ob"></bdo></strike>

  • <s id="iw9ob"><object id="iw9ob"><menuitem id="iw9ob"></menuitem></object></s>

  • <nav id="iw9ob"><big id="iw9ob"></big></nav>
  • <button id="iw9ob"></button>
    <progress id="iw9ob"><big id="iw9ob"><noframes id="iw9ob"></noframes></big></progress>
    <dd id="iw9ob"><track id="iw9ob"><dl id="iw9ob"></dl></track></dd>